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位于首都北京。1960年,這座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在展廳一處,存放著一件特殊的谷物標本,它見證了抗美援朝時期一段極為重要的歷史——炒面運動。
志愿軍入朝初期,由于美國空軍掌握了整個戰(zhàn)場的制空權(quán),志愿軍只要生火做飯就會招來美軍飛機襲擊。
面對前線吃飯的困難,時任東北軍區(qū)后勤部部長兼政委的李聚奎回憶起紅軍時期在西北吃過的一種炒面。
圖:炒面標本
這是一種以小麥為主料,加入大豆、高粱或玉米,再加鹽炒制、混合而成的一種熟食。由于是粉末狀,用布袋就可以攜帶,而且食用方便。
彭德懷和幾位志愿軍副司令員看過炒面樣品后非常滿意,隨即電告東北軍區(qū)后勤部“要大量前送”。
圖:彭德懷 鄧華
在第二次戰(zhàn)役即將開始時,中共中央東北局又專門召開炒面煮肉會議,安排在一個月之內(nèi)趕制650萬斤炒面和52萬斤熟肉。
由于前方需要的炒面量巨大,為志愿軍制作炒面就成為全國人民支援前線的重要任務。連北京中南海也支起了炒面的大鍋,晝夜不停地翻炒。
時任第40軍第110師第359團1營1連指導員 王鳳和:
咱能夠打仗,能夠行軍,能夠活著,就靠這個炒面,我說應該給炒面立功。
“一口炒面,一把雪”,成了志愿軍在朝鮮戰(zhàn)場上艱苦戰(zhàn)斗場面最真實、最凝練的寫照。那一口口翻動的炒鍋,寄托著全國人民的深情,志愿軍將士永遠銘記在心。
這段朝鮮戰(zhàn)場硝煙背后的歷史,印證著一段轟轟烈烈的偉大運動——抗美援朝運動。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zhàn)。為保證抗美援朝戰(zhàn)爭勝利,中共中央動員全國人民支援抗美援朝戰(zhàn)爭。
在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的動員組織下,全國青壯年踴躍報名參軍參戰(zhàn),在全國掀起了參軍支前的熱潮。
父母送兒子、妻子送丈夫、兄弟爭相入伍的感人事跡屢見不鮮。
時任志愿軍后勤五分部19兵站醫(yī)療隊醫(yī)生 夏玉清:
如果咱們不去,那不就打到咱們國家來了,咱是為了保護咱們自己,大家有這個覺悟,為了國家也為了自個兒的小家。
整個抗美援朝期間,全國還有70余萬人組成大車隊、擔架隊,以及4.5萬人的技工、司機、鐵路員工和醫(yī)務人員,他們前往戰(zhàn)場,擔負后勤保障、軍械搶修和傷員救治等任務。
1951年4月9日,以廖承志為總團長的第一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573人,跨過鴨綠江,到前線慰問,極大地鼓舞了志愿軍的斗志。
圖:相聲演員常寶堃為志愿軍指戰(zhàn)員們表演節(jié)目
圖:1953年 梅蘭芳隨第三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來到朝鮮
慰問團為志愿軍帶去了祖國人民的問候,也了解到前線指戰(zhàn)員急需武器裝備的信息。廖承志專門找到彭德懷,提出在國內(nèi)開展捐獻飛機大炮運動的設想。彭德懷表示:“我雙手鼓掌贊成”。
回國之后,一項為前線捐獻飛機大炮運動就此展開。
常香玉,著名豫劇表演藝術(shù)家,當時在西安負責一個民營戲曲藝術(shù)表演團體——香玉劇社。捐獻飛機大炮的號召傳來時,她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決心用實際行動為抗美援朝出一份力。
圖:1953年 梅蘭芳隨第三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來到朝鮮
半年多時間里,香玉劇社巡回演出170余場,共籌集15億元舊幣,實現(xiàn)了捐獻一架戰(zhàn)斗機的心愿。之后,常香玉和她的劇社又踏上了新的征程。1953年3月,常香玉隨第三屆赴朝慰問團進入朝鮮,進行了150天的慰問演出。
常香玉義演捐獻飛機的事,引起了毛澤東的關(guān)注。在看完常香玉的演出后,毛澤東興奮地說:“你這個香玉了不起嘛!我該向你學習。”
常香玉捐贈的那架“香玉劇社號”戰(zhàn)斗機,被中國航空博物館作為文物收藏。1992年,到北京參加會議的常香玉第一次見到了這架飛機。
戰(zhàn)場之外,舉國同心。
從1951年6月1日至1952年5月底,短短一年時間,僅全國各族愛國同胞捐贈的現(xiàn)金,就可購買飛機3710多架。飛機、大炮等各種武器裝備被源源不斷地運往朝鮮前線。
1953年7月31日,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簽字5天后,志愿軍領(lǐng)導機關(guān)給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發(fā)來賀電,祝賀抗美援朝運動的勝利。
關(guān)于我們 聯(lián)系我們 網(wǎng)站地圖 用戶調(diào)查
共產(chǎn)黨員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