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發(fā)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
1950年9月20日,毛澤東發(fā)布命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早在1949年6月,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籌備會常委會第一次會議就將國徽的設計提上日程,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總理直接領導這項工作。由清華大學營建學系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等人和中央美術學院張仃、鐘靈等人組成的兩個設計小組對國徽方案的設計競賽由此展開。
△清華大學營建系師生設計國徽圖案時合影,真實地再現(xiàn)了當年設計的十余種方案。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原院長 秦佑國:在1949年的10月23日,清華大學營建系的林徽因先生和莫宗江先生聯(lián)名提交了一個國徽的方案,1950年的上半年,張仃領導的設計小組里又做了一個有地球儀的(圖案)改成了天安門。
為了設計出更加完美的國徽圖案,并且能夠在國慶一周年時使用,專家們夜以繼日地工作。
△梁思成臥病在床與林徽因商量設計國徽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原院長 秦佑國:林(徽因)先生當時她上課,是黃包車拉著去的,拉到樓底下是學生把她背在身上,背上樓的。
在設計的過程中,周恩來總理建議整個國徽要體現(xiàn)出向上、響亮、挺拔的基調和氣氛,并且還要把稻穗的圖案設計進國徽里。
△周恩來和專家們查看國徽設計方案
電影《國徽》:
周恩來:中國的一南一北,主要是麥子和稻子。
新政協(xié)籌備組第六小組組長 馬敘倫:您是說,不光有麥穗,還應該有稻穗?
周恩來:為稻粱謀啊。
1950年6月23日,全國政協(xié)召開一屆二次會議,毛澤東主持通過決議,全體代表一致通過了梁思成、林徽因等人的國徽圖案。國徽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象征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nóng)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
△中央美院方案(1950年6月15日)
此后,清華大學營建系雕塑教授高莊承擔了將國徽從平面圖案做成立體浮雕模型的任務。為使國徽更莊嚴、更明朗、更符合于應用條件,高莊對國徽圖案的細部進行了修改。
△清華大學方案(1950年6月17日)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原院長 秦佑國:那么從畫稿變成一個浮雕,其實最難的就是,兩邊這個稻麥穗怎么處理。稻子你要把它完全豎直了,跟麥子一樣,它不符合稻子本身的形態(tài)。所以高莊是一粒一粒的麥稻粒來仔細地排布修改的。
有人認為國徽圖案已經(jīng)批準不應再做修改,高莊為此專門給毛澤東寫信陳述修改理由。毛澤東收到信后非常重視,委托彭真和康克清聽取了高莊關于改動設計的說明。在了解具體情況后,他們傳達了毛澤東的意見:你大膽地改好了,祝你成功。1950年8月18日,高莊塑造的國徽立體浮雕模型最終設計方案被采用。
△毛澤東發(fā)布命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關于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的命令》頒布,舉世矚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宣告誕生。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我們 網(wǎng)站地圖 用戶調查
共產(chǎn)黨員網(wǎng)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1